【活動花絮】正念應用於強迫症
撰文者:台灣臨床正念學會 秘書長 陳冠儒心理師
「路上看到公廁,即便沒有進去,腦中仍然浮現了一個『好髒!』的念頭,伴隨著濃濃的焦慮,只能趕緊找地方洗手…」
「每次開車回到家中,即便一路平安,卻還是不斷懷疑自己是否有把車開好,所以不斷檢查行車紀錄器…」
當人陷落在強迫思考和強迫行為的牢獄時,造成的社交、職業、學業功能的損害,是非常驚人的,在復原之路上,也需要無比的耐心和愛心支持。
今天的講座當中,湯華盛醫師為我們介紹了強迫症的認知特徵,以及如何合併正念與認知行為治療協助強迫症,獲得了很多治療上的提醒。
在我們執行生活的任務時,剛開始若不熟悉,或訊息量較大,會需要由意識來評估,而當將某個動作練習純熟之後,便可以用自動化的程序執行/過濾訊息,以節省我們的精力。
然而,在強迫症患者的大腦中,發現其「評估系統」出了問題,一方面患者自動化執行/過濾事件的能力受損,導致不斷接收到突發的想法/念頭,而眼眶額葉皮質需要不斷負擔評估、偵測的工作,同時也連動前扣帶迴,發送「有什麼東西出錯了,必須執行強迫行為,不然會完蛋」的指令。因此患者的腦中,會將某些事件產生負向、重要且有意義的關聯,同時也覺得自己需要為了負面事件而負責,因而導致不斷地檢查,希望防止負面事件的發生。
同時,強迫症作為一種「信任的疾病」,會在患者重複檢查的過程裡,感知越來越模糊,越來越不信任自己的記憶、感受,也在每次辛勤地清洗、檢查之後,再度懷疑自己剛剛執行的精確度。
在這樣的過程中,如果放任自己不斷地透過短效的強迫行為來削減焦慮感,反而會更加強化整個強迫思考/強迫行為的焦慮循環,因此在治療強迫症的元素當中,如何貫徹「暴露不反應」的精神,讓患者暴露在強迫症的擔心當中,而不去做強迫行為,就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然而,暴露不反應的治療法,往往需要患者忍受高度的焦慮,在統計上,此方法也有25%的治療失敗率,因此近年來,也有研究者加入了「正念」,引導患者覺察強迫思考,讓患者練習非評價、接納、對內在經驗不反應等能力。
在治療的過程中,湯醫師提到,傳統的認知行為治療會協助調整案主的認知內容,而當案主嘗試想要消滅、修正強迫思考的時候,往往會帶來更多的緊繃和焦慮,因此,在認知行為治療的基礎上合併正念練習,可以讓患者自己和想法間拉開一點距離,重新看到這些念頭對自己的「吸引力」,同時也能夠練習減少與這些念頭的認同,以非評價的態度凝視自己當前的身心反應的變化,並練習放掉當前的念頭。
強迫症患者的自信下降,源於內在過度認同心智創造出來的那些可怕的連結(如:看到公廁就要找地方洗手、開車一定會撞到人,要好好檢查、門一定沒有鎖好…等)。透過以感官與事實碰觸,踏實地經驗當下,患者也能夠慢慢減低懷疑,開始信任自己的感官經驗,並且增加安全感。
作為一個人,我們總是不完美的,也偶爾會犯錯,有一些限制。透過認知治療合併正念練習,我們也在培育「接納」和「自我疼惜」的態度,鬆綁自己的過度批判,以及過度追求完美的習慣,慢慢讓生活重新建立起來。
在結尾的問答環節裡,湯醫師也表示,強迫症患者固然可能有其內在的深層議題,但如果一開始的強迫行為沒有被設限、處置,則可能會衍生出更多的焦慮,使深度的心理工作無法開展,因此,治療/陪伴強迫症,需要兼具堅定與柔和的態度,既引導個案設立行為目標,又對其內在的焦慮傳遞深深的關懷,才不致陷入跟案主的對抗,而能協助案主撐出一個覺察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