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讀書會—正念與疼痛

2024-09-14

撰文者:台灣臨床正念學會 秘書長 陳冠儒心理師

本年度的正念臨床應用讀書會進入了第三場-「正念與疼痛」。我們邀請到具有多年推動正念於運動領域的專家,陳建鴻醫師前來分享。陳醫師為台灣臨床正念學會的常務理事,也在正念運動領域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本次的分享特別關注如何將正念應用於疼痛的管理,從而減輕個體的身心痛苦。

陳醫師首先提出了兩個發人深省的問題,讓我們重新思考疼痛的本質:

1.「相同的生理結構,是否會產生相同程度的疼痛呢?」

2.「處理身體的結構性問題,是否等同於解決疼痛?」

這兩個問題看似簡單,實際上卻揭示了疼痛的複雜性。我們一般認為疼痛是由生理結構的異常或損傷引發的,但真實情況並非如此單一。疼痛的感受不僅與生理結構相關,還涉及心理因素和個人對疼痛的認知與情緒反應。

陳醫師接著分享了一些有趣的研究發現,這些發現進一步挑戰了我們對疼痛的傳統理解:

1.在一項針對背部問題患者的訪談研究中,雖然這些患者的脊椎結構問題相似,然而三分之二的人並沒有報告相同程度的疼痛感受。這表明,儘管他們的生理結構有著類似的變化,對疼痛的感受卻存在顯著差異。

2.很多接受了脊椎手術的患者,術後依然報告感到與術前相似的疼痛,儘管結構問題已經被修復。這意味著手術解決了生理結構的問題,但疼痛本身卻沒有消失。

3.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勞動強度相對較大,許多人從事繁重的體力工作,但他們報告身體疼痛的比例卻低於預期。這與西方國家形成了鮮明對比,顯示出疼痛感知不僅受到身體勞損的影響,也受文化和心理因素的制約。

這些現象揭示了疼痛的多面性。疼痛並非單純的生理反應,而是一個生理、心理、社會多重因素交織的結果。這促使我們深入思考:除了處理生理問題之外,心理因素在疼痛的感受中究竟扮演了什麼角色?陳醫師進一步討論到,身體的不適往往直接帶來心理上的不安與焦慮,而這種焦慮反過來又加劇了疼痛的感知。

疼痛,對於個體來說,象徵著某種生活領域的威脅。當我們感受到疼痛時,無論是急性還是慢性,我們的身體都會進入一種生理應激狀態。這種狀態啟動了自我防衛機制,如戰鬥(fight)、逃跑(flight)或僵硬(freeze)反應,這些反應是我們在面對威脅時的本能反應。身體在這些反應的驅動下,會觸發下丘腦-腦垂體-腎上腺軸(HPA軸)系統,導致壓力激素分泌增加,從而加劇身體的緊繃感。

同時,疼痛也會激發我們大腦中的前額葉皮層開始預測未來的疼痛,試圖防範未來可能出現的負面情境。這樣的心理預期雖然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但它同時也會加劇我們對疼痛的負面詮釋。我們開始避免進行與疼痛相關的動作,這反而導致其他部位的肌肉緊繃,進一步加劇疼痛。此外,對疼痛的焦慮和擔憂也會使疼痛感變得更加強烈,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正念,正是在這樣的情境下,被視為一種有潛力的介入方法。陳醫師強調,正念並不是要去消除疼痛,而是要幫助患者重新認識並接受疼痛的存在。通過正念練習,患者可以學會覺察自己的身體和心理反應,減少對疼痛的負面詮釋和焦慮反應。

例如,當我們在面對疼痛時,可能會下意識地緊繃肌肉,試圖減少痛感,但這樣的反應往往會使疼痛加劇。正念練習則鼓勵患者在疼痛出現時,帶著一種開放和好奇的心態,觀察身體的感受,而不急於做出反應。這樣的覺察有助於我們發現,疼痛的感受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它並不是固定不變的。

此外,正念還幫助我們意識到自己在面對疼痛時的心理反應。我們的恐懼、焦慮、沮喪等情緒,往往會加劇對疼痛的感受。正念練習鼓勵我們不去壓抑或逃避這些情緒,而是學會與它們和平共處。當我們能夠接納這些情緒時,它們對疼痛的放大效果也會減弱。

在今天的討論中,陳醫師還指出,雖然正念在疼痛管理中有顯著的潛力,但它並不是一個單一的解決方案。疼痛的管理是一個多層次的過程,需要整合生理、心理和社會各方面的資源。患者需要與醫療專業人員密切合作,從結構性問題的治療到心理層面的調整,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總結來說,陳建鴻醫師的分享讓我們更深入地理解了疼痛的複雜性,也讓我們看到了正念在疼痛管理中的應用潛力。透過正念,我們可以重新覺察自己身體的反應,減少對疼痛的過度反應,並更好地應對疼痛帶來的生理與心理挑戰。這也提醒我們,疼痛並非單一的生理現象,而是一個生理與心理相互影響的過程。在未來的治療中,正念或許可以作為一個有力的輔助工具,幫助患者從根本上改善疼痛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