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研討會-MBCT中的探詢

正念臨床實務講座:2025/03/23 MBCT中的探詢
撰文者:台灣臨床正念學會 祕書長 洪子琁心理師
進行心理治療時,如果個案感覺憂鬱焦慮,或是思緒紛亂的時候,治療師可能會帶領個案進行正念練習,來協助個案平穩身心、回到當下,也透過這些練習來學習情緒調節技巧,而不會陷入鑽牛角尖的思緒當中。然而,個案做完練習之後,不見得能夠立刻體悟正念練習的核心重點。因此治療師在帶領練習過後,會透過探詢來協助個案探索經驗,並把練習收獲連結回正念練習的核心重點上。探詢對於正念是如此重要,台灣臨床正念學會因此邀請常務理事胡慧芳醫師,帶領學員學習如何探詢,並透過實際演練來深化學習。
課程開頭,胡醫師提到,傳統授課是以演講為主,但正念是種強調體驗的治療形式,因此我們也能用體驗的方式來學習如何進行探詢。因此這堂課上,雖然有演講部份,但更大的比例會放在練習和演練上面。
此後,胡醫師詢問大家,為什麼正念治療師要進行探詢?探詢的意圖是什麼?討論過程中大家發現,原因可能在於想要和對方建立關係,或是想要向對方傳達關心,但更核心的原因,在於治療師希望透過探詢,讓個案與他的經驗更靠近一點,也讓治療師與個案更靠近一點。
有了這樣的基礎,胡醫師帶領大家進行深度聆聽的練習,一人敘說自己一天的經驗,另一人則以好奇尊重的態度安靜聆聽,並在對方說完之後,將自己聽到的內容反饋回去。這是在助人工作者培訓過程中經常做的同理心練習,當你專心聆聽對方時,便更能同理對方的感受,這件事對探詢而言也同樣重要:好好聆聽是探詢的第一步,能夠好好聆聽便已經完成七八成的探詢。
理解到聆聽的重要性後,大家也想知道該如何向個案提問。胡醫師因此講解兩種探詢的模式,包含垂直探詢和水平探詢。在垂直探詢中,治療師會引導個案去覺察經驗的過去、現在、未來,讓學員能夠完整覺察自己的經驗;而在水平探詢中,治療師會詢問其他團體成員是否有類似的體會,激發學員的普同感並更加投入團體。
講解過後,胡醫師帶領大家做了兩個正念治療師都耳熟能詳的練習:靜態的正念呼吸,以及動態的正念伸展,並在練習結束後實際進行探詢。滿場的正念治療師,在小組中彼此探詢,大家也思索著:探詢的本意是什麼?我的探詢要把對方帶往哪裡?在最後的大組討論中,大家有了這樣的體會:探詢的用意不在於急著引導出正確答案,而是帶著好奇與耐心,跟隨對方的心理歷程,引導對方持續探索,看看往前走會看見什麼。
正念沒有標準答案,探詢也是。如果正念是要以好奇和初心來覺察經驗,那探詢也是懷著關懷他人的心意持續探索經驗。
錯過線上研討會了嗎?
加入學會之友,即可觀看課程影片,享有以下專屬權益:
學會之友權益 :
- 正念臨床實務線上研討會/座談會免費入場券
- TCSMBA 年會報名 8 折優惠
- TCSMBA 團體課程報名 8 折優惠
- 存取電子資料庫
費用 : 3,000 元 ( 從訂閱日起計36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