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讀書會—正念與創傷
修復生命的創傷,擁抱不完美之美
撰文者:臨床心理師 蔣馨怡
過去一陣子很流行的一句話:「逃避雖可恥,但有用」。 在臨床經驗中常看到,逃避創傷經驗是創傷個案多會出現的狀況。對於個案而言,去回憶、談及創傷經驗就像是在傷口撒鹽般、是痛苦的,使用逃避策略可以讓自己免於陷入創傷的痛苦之中,因此臨床工作者以理解、安全且溫柔的方式協助個案處理創傷經驗是很重要的。在這次的讀書會中,游芙雅臨床心理師介紹了正念在創傷治療中的角色並如何運用正念及身體經驗創傷療法(somatic experiencing)做介入。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對創傷的定義:暴露於實際或可能造成的死亡、暴力和重傷威脅的事件中,包括創傷再經驗(仍不斷回憶、如同身歷其中)、過度警覺(易怒、過度驚嚇、失眠)、逃避與麻木(逃避與創傷事件相關的人事物)、負向認知與情緒(自責、恐懼)等核心症狀。然而,創傷治療是不容易的,由於創傷本身的痛苦,導致我們會想去逃避,但逃避反而又會增加痛苦;另外,我們所處的文化中,多數人會告訴自己或受創者不要再想了,透過麻木或壓抑感受等無效方式去處理創傷經驗。但當我們不去處理便無法轉化經驗,這些無法轉化的經驗則會反覆困擾著自己、讓自己受苦了。因此,如果可以的話,在自己容許範圍內邀請你的恐懼來喝茶,可以透過以正念為基礎的練習來處理創傷經驗。
在正念練習中,治療師一次次地去引導個案覺察想法、情緒、身體、感覺等,且有些技巧(如:安頓、暴露療法、後設認知覺察、衝動衝浪)在創傷為焦點的治療中也經常被使用,經正念訓練的治療師也能與個案建立較好的治療關係、與個案同頻、也較能保護自己(降低出現替代性創傷的可能性)。此外,Peter Levine博士曾說過:「創傷是在神經系統裡,而不在事件裡」並創建身體經驗創傷療法(somatic experiencing)。此療法是以安全、安頓為起點,著重待在當下,在個案的身心容納之窗內工作,避免個案被捲進創傷的漩渦中。其中,實際作法包括教導個案了解在危急狀況下出現的戰、逃、僵直反應(交感、副交感、迷走神經系統的作用),辨識安全/不安全線索、追蹤身體感覺並紮根、定位在讓自己舒服的線索,協助個案完成生物性想完成的保護性動作等。
創傷或許不容易被避免,但創傷處理是有其方法的。創傷的復原如同日本的「金繼(kintsugi)」技術,透過漆、金粉來修補破碎的陶瓷,更重要的是不刻意遮掩破碎痕跡,而是以坦然的態度擁抱不完美、讓缺陷重生,創造生命的美好與價值!